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日期: 2016-09-07 09:53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浏览次数:

夏村遗址

夏村遗址位于兖州区大安镇夏村东,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采集的大汶口文化陶器有泥质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纹饰有附加堆纹,器型有钵、鼎、壶等。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颜氏宗祠

颜氏宗祠位于兖州区颜店镇颜店村中,是颜氏宗亲祭祀的场所。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兖州府志》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八月,封赠颜子为“兖国公”,后改封为“复圣公”,并于城东南8里处建庙,春秋致祭,后遭兵毁。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滋阳县志》载:明洪武初年,兖州同知余良仁复建颜庙,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知县徐仲让即其庙立学。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知府吴汝显于义弗安,改前复圣殿为大殿,奉祀先师,于其后边创建尊经阁,而阁下设殿祭祀复圣颜子(改名文庙)。庙基长155米,宽56米。嘉靖及隆庆年间相继重修,格制与其它县文庙略同。庙门西有陋巷(一说兖州为颜子故里)。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滋阳县志》载:城南陋地村建有颜子书院。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城墙遗址

西门城墙遗址位于中山西路护城河东侧。遗址现存西门瓮城的一段残墙,长6米、宽1米、高4米,城墙砖较大,长0.45米、宽0.29米、厚0.13米。此段城墙为明代城墙西门遗址的一部分,明初兖州升为府,城池南扩,原城西门南移,由现在的建设路改为中山路。今残存的西门段城墙遗存系明代建筑,为了解和研究明代兖州城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墓

烈士墓位于兖州城内西北隅。1946兖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某部36名官兵被敌人杀害后,分别投入两口大砖井内 。为纪念烈士、缅怀先烈的英灵,1953年政府在井上修建两座烈士墓,面积各为36米,墓高4,8米,呈圆金字塔形。周围建有六边形花墙,墙高1.3米。两墓各建1石碑,均高1.75米,宽0.75米。南面为19位烈士墓,墓碑刻有“永垂不朽”!北面为17位烈士墓,墓碑刻有“万古长存”!落款同为“滋阳县各界人民代表全体敬挽。公元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四日立”。该墓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子孙后代的场所。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机神庙

机神庙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苗圃社区机神庙街1号,为纪念发明养蚕织丝的嫘祖而建,原有明代万历年间重修碑记,始建无可考。现存为清代建筑形制,有前后两殿,皆为硬山顶。前殿面阔三间宽8.7米,进深4.6米;后殿面阔三间宽9.2米,进深5.1米,南屋面开四个天窗,用来采光,破损严重。据《滋阳县志》“物产”记述:此处织业自明经历整个清代,一直延续未断,故建“机神庙”以祀嫘祖。时下逢年过节百姓仍沿续着祭祀的习俗。该发现对于研究当地织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刘函遗址

  刘函遗址位于兖州区小孟镇刘函村东南,面积约为4万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红烧土,采集的陶器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型有罐、豆、鬲。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甄桥遗址

甄桥遗址位于兖州区漕河镇甄桥村南,面积约为3万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采集的夏文化陶器有泥质黑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纹饰有弦纹、凸棱纹,器型有壶、尊、器皿。2003年3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龙湾店遗址

龙湾店遗址位于兖州区大安镇龙湾店村南、泗河西岸150米、津浦铁路东200米处。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00米。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达4米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2年4月济宁地区文物管理处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出土器物130余件,陶系以泥质黑陶,夹砂灰陶、棕陶为主,少数为红陶、蛋壳陶、白衣陶。纹饰主要有弦纹、乳丁纹、捺印纹盲鼻、鬼脸等,器物主要有鼎、罐、盆、瓮、杯、壶、碗、器盖等。遗址破坏严重。1984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驿西遗址

新驿西遗址位于兖州区新驿镇新驿四村西约100米处。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厚约1.5米。暴露有灰坑、红烧土等遗迹。采集的器物标本有:夹砂红陶罐、鼎,泥质黑陶豆、盆、盒,夹砂灰陶罐、器盖等陶片。遗址保存完整。1984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庄遗址

杨庄遗址位于兖州区新兖镇杨庄村东田野中,地势平坦。遗址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南北朝到宋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1.5—2米,地面暴露遗物丰富,采集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壶、罐等器物残片,以及砖瓦残块,还有少量瓷片,陶片多饰有绳纹。遗址保存较好。该发现内涵丰富,文化序列明显,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神桥

神桥位于兖州区酒仙桥街道办事处神路社区府河(薛公丰兖渠)之上, 西临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酒仙桥。据《兖州县地名志》载:“神桥为明代所建,明末清初称‘赞政桥’,后因天仙庙神路街通过这里,改称“神桥”。神桥为单孔拱券砖石结构,南北走向,全长17.5米、宽7.7米。现单孔石拱券结构稳定,除砖砌体局部腐蚀损坏外,整体上基本保持原貌。该发现对于明代桥梁建筑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楼

谢家楼位于兖州区漕河镇后谢村村中,明代建筑,现为村民所有。

现存的这座楼就是明代鲁郡主住过的楼,该楼坐北朝南,二层六间单檐硬山式,为砖、石、土、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长9.8米,宽4.6米,从地面至脊背高约9米,占地45平方米。一层墙体宽达70厘米,二层宽约50厘米,内墙逐层收分。拱圈门,窗口上和楼檐上均有砖雕图案,滴水、瓦当上有龙形图案。一楼门后有一粗大的木门栓,两侧是砌入墙体内的门栓石,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一层门西侧各有一外方内圆的石雕卍字窗,寓意为吉祥如意;二层四面各有圈形木窗,有很好的采光、通风功能,木楼梯、楼板保持完好,四角卷枢上各雕一字,连接起来就是“满堂蒲玉”,此楼为我区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明代建筑。该发现对于研究明代民居的风格特点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伊家桥

伊家桥位于兖州区颜店镇翟三、翟四村交界处,两村仅沟渠相隔,为清代建筑。伊家桥南北走向,长18米,宽45米,高3.56米,为三孔券形拱桥,块石砌筑,桥面由青石条石铺砌而成,两桥石墩东西两侧中央分别设一石刻龙首,桥体东侧中央阴刻“龙门”二字。现桥体基本保存完好。据当地村民介绍,翟村原有8座石桥,伊家桥是仅存的一个。该发现对于清代桥梁建筑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铁板桥

铁板桥位于兖州区大安镇张楼村北500米原漕河之上,为明代建筑,因桥面石板之间用燕尾形铸铁块扣接,俗称“铁板桥”。桥东西走向,全长27米、宽5.8米,为三孔拱券石结构。原桥上东西两侧龙首构件八十年代被盗走。现三孔石拱券结构稳定,除石砌体局部缺损外,整体上基本保持完整。该发现对于明代桥梁建筑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汤郡马府宅邸

汤郡马府宅邸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为鲁靖王为其婿汤文瓒所建的府邸,也是近代名人国民党将领汤永咸先生的故居,房屋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现存堂屋和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堂屋面阔10.5米,进深6.5米。汤郡马府邸对于研究明代贵族阶层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路阁楼式古民居

中山路阁楼式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具体建筑年代无可考,据其风格推断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坐北朝南,为二层阁楼,面阔三间10.5米,进深7.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瓦原为筒瓦,现改为现代瓦。一层开一门二窗,二层开三窗。现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梁架和基础较为牢固。该建筑对于研究清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有重要历史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角楼古民居

四合院角楼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具体建筑年代无可考,据其风格推断为清代建筑,建国后用作印刷厂宿舍,产权现为郝俊、郭建民所有。四合院建筑形式,北房面阔三间10.3米,硬山顶,砖坯砌墙,木质透花门窗。南房面阔三间10.6米,硬山顶,木质门窗,窗为拱券式。东西为配房,各5间,硬山顶,设廊,内侧前面为木质门连窗。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古民居

四合院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西路,由堂屋、南屋、东屋组成,属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形式。堂房面阔三间宽10.4米,进深5.2米,硬山顶,局部筒瓦,砖砌墙体,木质门窗,内置木质隔栅。该建筑对于研究当地明清建筑风格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阁楼式古民居

阁楼式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中山西路,属典型北方四合院式建筑。北房为二层阁楼,其余三房为平房,为清代建筑,北房阁楼二层,面阔三间,长10.1米,宽6.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砖砌墙体,木质门窗,木质地板,木质隔栅,木质楼梯。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洸府河拦水闸

洸府河拦水闸位于兖州区颜店镇屯二村村南洸府河上。1968年建,石结构,7孔,全长52米,宽5米;左岸建直升闸1孔,净跨1米。该拦水闸为兖州境内引河补源工程中第一座水力自控多铰式钢筋混凝土翻板闸。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诗词照壁

毛泽东诗词照壁位于兖州区大安镇后谷村(原谷村供销社院内),建于1968年,通高6.35米、宽3.9米。座北朝南,须弥座,正中原绘有毛泽东画像,现已脱落;左右侧分别阳文刊刻毛泽东手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词。该照壁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建筑物,真实地反映出新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2009年10月被公布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