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12556746529H/2025-0388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成文日期 2025-09-23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文旅局)关于对济宁市兖州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07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挖掘明晰兖州城市文脉打造文旅融合新增长点”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5-09-23 14:54 信息来源: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尊敬的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明晰兖州城市文脉 打造文旅融合新增长点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古九州之一,兖州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积淀。为推动我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梳理城市文脉,注重活化利用。梳理李杜文化,围绕李杜双曜相会,策划拍摄《李白杜甫在兖州》,目前已确定第一集拍摄方案,启动拍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跨越千年的醉意与奔跑-李杜兖州奇幻行AI短视频;围绕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李白杜甫双曜相会兖绣摆台、李白诗词铜雕画、“天下第一剑”桃木剑等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兖州大烧饼手伴玩偶,在三茶礼、喜乐乐茶礼、凉白开、御桥牌香油等地方特色产品中融入端信文化元素,积极参加“好礼济宁”文化创意创意评选互动,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擦亮端信兖州文化品牌。梳理我区文物资源,参加《宝藏齐鲁》栏目的筹拍工作,拍摄制作文物纪录片《索氏器》,目前《索氏器》三审修改完毕,已发省台进行审看,通过后择期播出。挖掘整理我区优秀非遗文化,制作“非遗视频汇”系列短视频32期,同时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10余期次、体验活动40余场次。

二是深入挖掘整理历史资源,实施重点文化保护工程。成立区文化“两创”指挥部,下设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专班,制定整理撰写《兖州大禹九州文化概览》书籍等2025年重点任务,系统梳理“端信文化”、大禹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稳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1549万元,实施兖州天主教堂大修道院、印刷所,四合院角楼古民居等文物修缮保护项目,完成南大桥栏杆修缮、兴隆塔周边环境提升、碉堡修缮项目并验收。天主教堂马房、磨坊修缮保护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郑氏庄园消防、安防项目,郭村民居、颜氏宗祠、少陵台、毛泽东思想胜利展览馆修缮项目获省级立项。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完成3个重大项目用地考古勘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新发现文物82处。兖州博物馆投资200万元启动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完成景区生态厕所、无障碍设施等建设,“天下第一剑展厅”微改造完成,正在对“史前展厅”“兖州记忆展厅”进行改造提升。

三是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东西两大文旅增长点。推进东部泗河休闲旅游带建设,以“泗河观光路”为核心,实施景区焕新工程。牛楼小镇与济宁思谷文旅签订合作协议,核心区域1200平方米草坪演绎广场打造完成,成功举办2025年夏季促消费暨破圈大会牛楼草坪运沃啤酒节”,正在推进机车俱乐部、骑行咖啡驿站、烤肉餐厅等场景打造。兴隆文化园全面开园,举办“摩崖石刻拓片展”“全国书法名家精品展”,与豆神集团开展文创合作,设置文创产品售卖专区;VR体验区推出《永远的盛唐》《登月奇旅》等8个主题体验产品;引入漆扇、传拓、手串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酒仙桥街道打造了东环城路“李杜双曜”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选取部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邀请兖州书画家将经典诗歌绘制到墙上。推进西部研学旅游线路开发,活化利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庄园,颜店镇依托郑氏家族“端信立业、亲仁善邻、耕读尚贤、家国天下”十六字家风,设置“端信堂”“和善堂”“耕读堂”和“家国堂”四个文化体验空间,沉浸式讲述郑氏庄园家风故事。同时,引入济宁孔孟礼文化产业促进会,将“嵫山石刻”等非遗文化请进庄园,开发团建、研学、古风拍摄等项目,推进文物资源向文旅消费场景转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持续深化文脉挖掘工作,加强文旅品牌塑造,推出更多具有兖州辨识度的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兖州的历史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期待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区文旅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