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0812004322488XZZFJ/2025-042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兖州区行政执法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单位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
| 成文日期 | 2025-09-01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2025年我局共承办区人大建议13件、政协提案13件。所有建议提案均已按时办结,实现答复率、满意率“两个100%”,并对建议、提案内容积极吸收采纳。
建议提案内容涵盖市容管理、城市建设、环境卫生、绿化提升、市政设施维护、防洪排涝、公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综合要求高。我局坚持将办理工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办理实效,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办理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办理工作高效推进
我局始终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科室具体办"的三级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工作格局。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研究制定《2025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质量要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确保各项办理工作有序推进。
(二)优化办理工作流程。创新建立并实施“三见面”沟通机制,即在办理前主动对接、深入了解意图,办理中共同研讨、协商形成方案,办理后及时回访、反馈办理结果,实现全过程沟通协作。通过常态化开展现场调研,组织系列座谈协商,并不定期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实地考察,切实做到了办前有沟通、办中有协商、办后有回访。同时,建立健全督办台账制度,实行销号管理,推动每一项建议提案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强化质量管控。严格执行审核把关制度,实行承办人员初拟、科室负责人复核、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签的四级审核机制,确保答复内容实事求是、措施具体可行、格式规范标准。开展办理工作"回头看",对已办结事项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承诺事项落实到位。
二、聚焦重点领域,着力破解难题,推动办理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建议提案办理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市容环境治理取得新突破。针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问题,创新推行"疏堵结合、分类治理"模式。在城区范围内规划建设15处潮汐滩区,一次性通过济宁市验收。建立健全潮汐摊位管理制度,协助出台节假日、潮汐摊区告知书,规范节日期间市容秩序,共清理流动摊点13779处、店外经营7135余处;对非机动车乱停放进行整治,劝导市民规范停车,现阶段每日规范乱停放非机动车约4300余辆;向其他相关单位发送提醒函、派送单72余份,市容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二)市政设施管护实现新提升。积极响应代表委员关于优化市政服务的建议,大力推行精细化管护。强化普扫与湿式作业,延伸至社区出入口,消除保洁空档;垃圾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置;中转站每日冲洗消杀≥4次。完成重点区域照明设施节能改造,改造路灯8995杆16339盏,安装集中控制器近200台,搭建智能平台,实现节能降耗、照明提质,建立长效市场运营机制。提升安顺路等5条城市道路。整治酒仙桥南路、梁州路积水点等2处积水点。修复人行道板12870㎡、铣刨罩面3070㎡、修整路沿石4375米;更换井盖315套,治理不顺接井484处,修补坑窝306处、河道渗漏点4处。
(三)园林绿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围绕代表委员提出的绿化提升建议,大力实施增绿提质工程。完成增树添花工程。城区栽植苗木277棵,补植绿篱花卉3.12万㎡(草花占2.98万㎡);建设4处口袋公园。治理苗木3.18万株,投工2120人次、车辆530车次。加强公园文化建设,进行少陵公园升级改造,增设文化展示和休闲设施,公园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四)停车秩序管理推出新举措。针对停车难问题,多措并举增加供给、优化管理。近年来,完成10余处停车场建设,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动态接入智慧停车平台3524个泊位,静态接入1510个泊位。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开展文明停车宣传教育活动,截至2025年8月29日,共劝导规范乱停放非机动车约113000余辆。
(五)园区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已完成西安路、永安路、安顺路排水管网改造,目前正在进行西浦路、吉安路、安康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将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储备充足防汛物资,开展防汛演练,园区防洪排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工作方法,注重长效管理,巩固提升办理工作成果
在办理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解决具体问题,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办理成果持续巩固提升。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潮汐摊区管理,制定《潮汐摊区管理细则》,明确准入条件、经营规范、退出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绿化养护长效管护机制,实行分级管护、精细作业,确保绿化景观效果持续保持。完善市政设施巡检维修制度,组建专业巡检队伍,实现设施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二)推行智慧化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接入覆盖重点区域的防汛视频监控系统,汛期全天候实时监控。通过公开电话、微信公众号等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及时受理处置大量市民反映的问题。推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路灯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光,节能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深化服务理念创新。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干部职工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服务活动,现场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定期举办“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体验城管工作,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因土地指标、资金保障等问题,推进速度还不够快;二是长效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个别领域存在反弹回潮现象;三是智慧化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够;四是部分市民文明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宣传引导工作需要持续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重要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巩固办理成果。对已办结的建议提案开展"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承诺事项全面兑现。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制定详细计划,明确时间节点,持续抓好落实。
(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潮汐摊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领域管理制度标准,推行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市政设施新建和改造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四)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拓展应用场景,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以数字化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五)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文明意识,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以此次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