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0812004322701U/2025-0259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兖州区科技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 成文日期 | 2025-06-09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尊敬的刘*、郭**、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科技局持续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作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我区企业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承接转化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搭载体促合作,提高产学研对接精准度。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区政府先后同清华大学、清华天津高端装备院、西安交通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首都师范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等15家大院大所在兖州设立创新载体,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兖州分园要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区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合作平台,必将为我区科技创新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领域梳理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成果供需“两张图谱”,打破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畅通院所、企业沟通机制,引导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已累计梳理企业技术需求400余条,高校科研成果1000余项,促成合作150余项。
(二)走出去请进来,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一是瞄准目标“走出去”。区级领导同志带队,组织企业赴深圳、广州、上海、西安等高校院所实地对接,推动人才引进、平台共建和项目合作,累计签约项目26项。二是举办活动“请进来”。邀请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山东大学、山东复旦研究院等40余家高校院所专家团队来兖调研交流,先后承办举办全市“大院大所招引现场会”、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区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山东大学高层次人才专场对接会等产学研活动50余场。
(三)建平台争项目,确保产学研合作成效。一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去年我区获评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数量均为全市第一,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20家。二是加大科技项目争取力度。支持重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全区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4个,攻克低碳绿色智能商用车轮胎研发技术等关键技术19项,今年我们还有2家企业会同高校正在申报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这是省级层面最有分量的科技项目。
二、下步工作打算
区科技局将认真研究吸收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加强政策引领。一是做好科技项目对上争取,做好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库,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任务,争取在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省竞争性平台项目上有更大突破。二是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用足用好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探索“科技+信贷+保险”模式,综合采用“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方式,年内帮助企业争取成果转化贷款2亿元以上,力争获得省科技股权投资。
(二)搭建合作平台。一是用好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兖州分园,分园计划于5月底正式揭牌,我们将探索与兖州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孵化中心一体化运作,打造“科技园+孵化中心”双轮驱动模式,引入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各类优势创新资源,年内举办“高校科技成果兖州行”“企业家西安交大研修班”“兖州智能制造企业专场对接会”等活动。二是打造产业链党委科创服务平台,广泛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围绕我区7大产业链党委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服务,争取省科技特派员花卉产业服务团绩效评价优秀。
(三)培育优质企业。一是持续壮大高企队伍,市委、区委提出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倍增,我们将锚定目标任务,服务好已经储备的200余家后备企业,争取年内净增高企40家以上,让更多企业创新提能。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企业研发“一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充实“研发数据库”,组建“研发辅导员”,强化区级政策引导类项目及区级平台的引导作用,动态储备科技项目1000个,引导重点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四)优化创新生态。一是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政策扶持”产学研协同模式,政府部门做好信息沟通、项目推介、咨询服务等工作,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直接合作,建设各类研发平台,承接科技创新项目。二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打造科技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引导企业招募高校院所人才领衔攻关,支持企业合作人才申报国家重点人才和省泰山人才系列工程。
再次感谢您们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关注,恳请继续关心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