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12004322701U/2025-0187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兖州区科技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成文日期 2025-05-1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济宁市兖州区科学技术局202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5-05-15 09:50 信息来源:兖州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2025年全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工作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平台创建、科技成果转化提速、高层次人才引育、创新环境优化、能力作风提升“七大行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区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推动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

1.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挖掘培育中小微企业,通过孵化载体培育一批、政策宣讲动员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一批、招商引进落地一批,定期邀请标杆企业、智库专家宣讲授课,开展科技政策专题宣讲15场以上,年内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53家以上。

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高企联盟传帮带作用,建立攀登企业、新增“四上”企业、新增市场主体、专利授权企业、研发活动企业“5张清单”,完善新认定高企、复审高企、后备高企“3个培育库”,入库企业180家以上,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全力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靠上服务争取宁德时代等项目尽快纳入高新产值统计,推动高新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达到450亿元,力争排名全市前5。

3.健全科技企业孵化链条。建立科技企业培育联席机制,前端用好科技首席服务官,联动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定期会商,协同推进全区科技企业培育工作;建强创新孵化载体,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进工业园区惠园工投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欧产业园争创省级众创空间,支持颜店高新区、农高区争创省级孵化器。

二、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大力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4.攻坚研发投入指标。开展企业研发“一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充实“研发数据库”,组建“研发辅导员”,强化区级政策引导类项目及区级平台的引导作用,动态储备科技项目1000个,引导20家重点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服务宁德时代等新落地企业建立研发制度,争取全社会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增长15%以上,排名全市前三。

5.组织重大产业技术攻关。以太阳纸业、华勤集团、联诚精密、天意机械等10家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建立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库,年内重点在高端橡胶、高端装备、农业机械、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荐联诚精密、金大丰、华春新能源等5家企业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探索揭榜挂帅、军令状、创新联合体等攻关途径,推荐15家企业申报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

6.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聚焦“科创+产业”导向,举办区级创新创业大赛,广泛发掘科技人才,遴强选优纳入项目储备库,择优推荐10个重点产业研发项目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项目、省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中小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三、实施高能级平台创建行动,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效

7.种植一批种子平台。按照“培育区级、培养市级、推荐省级、拔高国家级”思路,建立10类平台“种子库”,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区级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行动,争创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8家以上。

8.冲刺高能级创新平台。以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布局高水平创新单元,争创高能级平台认定。培育鲁南院、通力轮胎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辅导济宁未来先进材料和技术研究院、红地种业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指导太阳纸业冲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总量达到130家。

9.促进现有创新平台优化提升。以太阳纸业、华勤橡胶科技、齐鲁检测、鲁南院为重点,搭建“共享实验室”,引导企业实验室设备注册大型仪器共享网,推广应用创新券,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出更多优质成果。

四、实施成果转化提速行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0.搭建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技术合同攻坚“三张清单”,逐步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纳统企业技术合同对接工作全覆盖,以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天成化工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全方位指导、点对点服务,年内登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突破33亿元。

11.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放大省级技术转移先进区辐射效应,主动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以金大丰、天意机械、长龙钢丝绳、卓越精工等企业为重点,动态储备10个兖州好成果,争取省科技进步奖1-2项。强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技术经纪人培训2-3批人次,培育工业技师学院打造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力争在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上实现突破。

12.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发挥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促进会作用,用好“智汇金融,红色驿站”科银企平台,探索建立科技金融特派员制度,完善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广科技金融产品,每月组织一次银企对接活动,联合银行、保险公司组织开展“信贷+保险”系列活动,全年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五、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打造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13.夯实大院大所联动创新。开展大院名校合作行动,全速推进“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兖州分园”建设,成立“兖州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孵化中心”,整合发挥“高新技术企业联盟”“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促进会”等协会组织职能,打造高标准技术转移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20次以上,与华南理工、中科院系等高校院所签约攻关关键技术20项以上。

14.提升科技人才能级。加大重点人才储备申报力度,积极组织万利机械、广济药业、霍爵领航等中小微企业参加“创业齐鲁·共赢未来”“赢在济宁”等省、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遴强选优纳入科技人才智库,引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海外工程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3人以上。

15.拓宽引才用才渠道。建立全区科技创新人才动态数据库,充分利用省、市人才发展集团、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各类人才招引机构,引导华勤集团、天意机械等外向企业与倍耐力全球研发中心、德国宝德斯研究中心深入合作,做实国际联合实验室、大院大所创新载体等合作平台,力争引进外国专家20人以上。

六、实施创新环境优化行动,构建协同高效创新体系

16.开展科技创新联动攻坚。强化区人才科技工作指挥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实体化运作兖州高企联盟,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科技智库作用,重点在科技机制改革、创新资源优化等方面求突破、创典型、争一流。

17.拓宽科技服务覆盖领域。聚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选派科技特派员联动驻村第一书记组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新注册科技特派员20人,总数达到180人以上,培训农民150人以上,争创省级特派员服务团,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

18.打造智汇领航、助企向新服务品牌。大力开展“重创新·出特色·比贡献”行动,持续壮大科技首席服务官队伍,每季度举办“发现榜样”擂台赛,选树实干担当、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 每周举办“智汇领航 科创讲堂”,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持续提升科技干部综合素养。

七、实施能力作风提升行动,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19.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细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好智慧党建阵地,科创讲堂等平台,激发党员学习的主动性。

20.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发展,活化教育载体,深化党员亮化积分管理等工作,确保党建工作抓实抓细。

21.打造“科创先锋”党建品牌。构建“1+2+N”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党建领航·科技赋能”这条主线,用好“智汇领航 科创讲堂” “发现榜样大比武擂台赛”,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质量谋划“科创赋能、助企向新”多个特色科技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2.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能职责,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做好保密工作教育培训,加强档案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扎实做好营商环境、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服务观念。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工青妇各项工作,营造和谐融洽的机关工作氛围,形成工作合力。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安全生产、统一战线、乡村振兴、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提案办理、国防动员、双拥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