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12004322533R/2025-043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成文日期 2025-10-21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局)关于对济宁市兖州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0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5-10-21 11:37 信息来源: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尊敬的张*、梁*、仲*、杜*委员:

您们共同提出的《关于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联农带农,通过涉农项目带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联合上下游企业及合作社,将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我区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势,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29家。全区龙头企业营收99亿元,从业人数6千余人,其中农民(户籍在乡村的劳动者)从业人数万5千余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6.3525万户;农户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收入总额58028.67万元;户籍在乡村的劳动者从业人员获得工资福利总额25671.51万元。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我区大部分龙头企业特别是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了“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签订订单合同,定向收购。使农民能够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还能保证企业有比较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双赢。下一步将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是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兖州区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全区形成了以小麦、玉米、肉鸭为主的三大产业链,年加工转化小麦120万吨、玉米90万吨、肉鸭6000余万只。反映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及食品制造业规上企业有13家,营业收入89.6亿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12家,农副食品加工业营收、食品制造业营收均在济宁市排前三位。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创建农业强区、带动农民增收的引擎。下一步将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提档升级。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帮助小微企业、合作社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培育大龙头、成长、潜力型农业龙头企业,搞活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兖州区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涉农项目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企业通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项目建设,提升了产能和经济效益,增加了产值和利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品牌与产业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与企业沟通对接,了解企业诉求,同时努力向上争取项目、政策,在争取来的情况下,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技改,打破传统发展定势,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原有设备,不断创新模式,释放产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为联农带农注入新动能。

四是加强人才培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户,开展了培训需求调研,调研覆盖了全区农民268人,撰写了《兖州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调研报告》,并据此制定了培训方案。组织“新农人”食用菌培训班、草莓培训班、“生姜产业链”种植技术培训班、林下经济产业模式探讨培训班等特色产业专题技术培训。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组织开展了2025年冬春农民大培训、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技术培训会议。分三批组织107名高素质农民学员开展了兖州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五新”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五是大力宣传和普及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成立兖州区“法惠三农”普法宣讲团,在国家宪法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春耕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宪法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以案释法现场会、“放心农资下乡”、“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等宣讲活动。2025年度兖州区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5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万余份。深入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制种大县等项目对我区354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线下培训,组织全局综合执法人员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结对子”活动,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懂法、知法、守法意识。

关于提案中提出整合全区资源成立一家“兖大”农业合作社的设想,从法律框架、现实条件和实际操作方面来看都难以实施。因为这违背了农业合作社成立的法定原则,即:“自愿联合、民主管理”、成员需具有共同经营需求的原则。县域范围内不同行政村农业条件差异较大,导致种植、养殖模式不尽相同,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技术需求。合作社规模较大管理效率低下,决策流程长,不适合农业管理即时性特点。

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方向。我局将持续跟进上述措施落实,并定期向您反馈进展。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