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125652461000/2025-043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兖州区工信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成文日期 2025-10-17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兖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信局)关于对济宁市兖州区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00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培育兖州区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5-10-17 17:19 信息来源:兖州区工信局 浏览次数:

尊敬的王*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兖州区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区工信局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办理作为推动我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契机,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产业生态赋能,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动能环境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以智能制造和绿色转型为方向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年均实施数字化技改项目超100个,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0家。同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控高耗能项目准入,系统性推动企业能效改造,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68.09万千瓦,同比增长60.93%。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总投资140亿元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一期60GWh产能项目于2025年5月10日投产,6月23日首批产品正式交付。二、三期100GWh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同步吸引铭元达激光设备多家配套企业落地兖州。高端装备领域,通过建立华数蒂德联合研究中心,突破高端数控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信息、能源、制造三大领域。未来信息领域依托芯诺电子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未来能源领域构建光伏-锂电-氢能多能互补体系,未来制造领域启动临空经济产业园规划,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二、强化创新体系支撑,持续优化科技服务生态环境

创新主体活力增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5家,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动态储备在研项目1000项,太阳纸业生物基材料、通力轮胎智能商用车轮胎等19项关键技术获省级重大专项支持,通力轮胎研发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平台体系完善。采用“金字塔”培育模式建设创新载体,建成省级以上平台126个,市级平台超300个。鲁南地勘院对地观测中心、天意机械装配式建筑平台通过省级认证。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107家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创新服务生态优化。为256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政策辅导,搭建“智汇金融”科银企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政策+服务+金融”能量,2024年帮助企业获批上级科技资金5000万元,备案成果贷2亿元。

三、强化人才发展沃土,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环境

引才渠道精准拓宽。畅通“线上+线下”双通道,线下依托人力资源市场、校园直通车、燕归巢活动,线上搭建“兖州就业”“岗位商城”平台,深化校企共建。支持企业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企业与人才搭建“双向桥梁”。育才体系梯次构建。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全覆盖,目前备案企业达60家,覆盖114个职业工种,累计评价高技能人才11200余人次。留才生态长效营造。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今年区内2家省院士工作站获省级绩效评价优秀等次。整合创业导师资源创办省级“创业导师库”,承办“政人企”对接活动,厚植“三支队伍”成长沃土。

下一步,区工信局将纵深推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新能源电池基地完善配套、引进上下游企业,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全面强化创新驱动,实施高企培育计划,建强各类科创平台,深化“揭榜挂帅”促进成果转化。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跨部门协同和链长制机制,多元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通过以上举措,系统构建产业、科技、环境协同支撑体系,全力加快培育兖州区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