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08125652461000/2025-043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兖州区工信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
| 成文日期 | 2025-10-17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兖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作为工作重点,将其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应用、促进智能制造模式创新,企业生产效率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功争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市区”,入选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市区、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县市区。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夯实“新基建”,数字基础跨越式发展。持续增强5G基站支撑能力,累计建成5G基站1478个,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持续建设天意机械天云平台、经典重工数字农机平台、金大丰机械数字农机平台、聚真宝数字智慧AI平台等,重点建设华勤集团数智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拓展服务上下游企业。推动太阳纸业“文化纸”产业大脑、华勤集团“新材料(生物基橡胶)”产业大脑建设。
二是激发“新动能”,企业数转成效愈发凸显。深入实施百亿数改工程,总投资108亿元的137个数字化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一批示范标杆企业、项目,共计48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实施天意机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通力轮胎智慧物流综合运输项目等2个“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项目。联合济宁赛迪研究院等服务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摸底调研,深度挖掘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联诚精密铸铝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列入市级项目库,待项目实施评级后,可享受奖补政策。
三是打造“新优势”,数字产业赋能提档加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优工程,依托芯诺电子、华科创智等重点企业,扩大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能级。培强聚真宝、易运盈、晖博科技等信息服务业重点企业,巩固提升行业应用软件水平,支持企业布局首版次高端软件、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等。重点支持芯诺电子投资1.5亿元的年产10亿只车规级高端功率半导体研发产业化项目、聚真宝科技投资1500万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技术升级改造、易运盈投资3000万的易盈出海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及软件研发服务项目、投资1000万的“好品山东”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自主可控需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软件企业,开发一批工业APP和行业解决方案,重点推动聚真宝科技AI创新应用制造业赋能平台、天云智慧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
四是耕培“新土壤”,数字生态持续优化。筹备调研观摩、外出学习、座谈交流等活动10余场,常态化举办数字沙龙活动。全力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组织全区工业企业参加省、市、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会。举办“兖州区DeepSeek赋能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会”,各部门、企业代表及全局干部职工共计80余人参加。联合大数据中心,举办第四期数据资产价值化培训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融链固链活动等。联合总工会举办“匠心筑梦 勇毅前行”—2025新春开篇“全员数智化管理 人人参与降本增效”全区企业家赋能培训班,我区共50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组织我区60余家企业赴山东省机器人大会参观学习。持续提升全区各单位数字素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力推动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政协提案,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分层分类推进策略。对龙头企业,支持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产业大脑,引领产业链协同转型。重点推进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产业大脑、经典集团智慧平台等项目建设。对中型企业,实施"智改数转"专项,支持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每年推进100个以上数字化改造项目,培育更多“晨星工厂”。对小微企业,推广轻量化、低成本、快部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共享型数字化平台,降低转型门槛。
二是突破关键环节数字化。抢抓济宁市创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机遇期,推进关键工序数控化改造,支持企业引入MES等系统,提升生产流程数字化水平。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推动更多企业通过DCMM贯标认证,提高数据治理水平。建设行业数据中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挖掘数据价值。
三是强化数字产业支撑。提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重点工程,支持芯诺电子、易运盈等企业发展。培育本地数字服务商,重点支持聚真宝科技、天云智慧等企业成长。同时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数字企业,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
四是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扩大天意机械实训基地等平台培养规模。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创新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超市,提供技术、人才、金融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