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0812004322533R/2025-0438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
| 成文日期 | 2025-10-14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尊敬的宁*、侯*、郑*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总体意见
您们提出的“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有机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构建利益共同体”等建议,与我区正在推进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发展、联农带农机制优化等工作高度契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操作性。我们完全赞同并将积极吸纳您们的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二、已开展的工作与成效
围绕产业链融合与乡村振兴,我区近年来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与政策支持。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区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协同的现代种业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专项资金1.5亿元实施国家小麦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小麦良种研发、生产加工和仓储能力大大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
二是推动多产业协同与企业集聚发展。围绕增产增收,持续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领头雁”作用,拥有益海嘉里、今麦郎、白象、樱源、红地种业、沃尔美肥业等3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种业龙头企业4家,良种繁育基地稳定在17.5万亩以上,成立粮食种植、农机等合作社687家,年营收达5.18亿元,其中良友种植合作社、来顺农机合作社跻身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同时,在国丰机械等70余家农机企业共同努力下,兖州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成功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种业、肥业、农机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5年8月召开“红色农机”产业链人大代表座谈会,推动农机、种业、食品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是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融合带动体系。依托益海嘉里、樱源、鲁研良种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目前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到16.35万户,农户从中获得收入5.80亿元。同时积极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调研,座谈探讨产业链融合进一步发展路径和模式。
四是推进全链整合与机制创新。聚焦粮油、肉鸭等主导产业,形成“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外贸”一体化链条,粮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49.95亿元,肉鸭产业链年孵化鸭苗6000万只,生产冻品12万吨、熟食2万吨,出口规模全国领先。在全市首创成立“兖州区农机农艺农资融合产业联盟”,建立了以国丰机械、沃尔美肥业、红地种业为“领头雁”的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创新联合体,将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发挥联盟效应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筹备成立现代食品产业联盟,强化本地原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发挥协同优势,在“固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求突破。
五是加强科技合作与品牌建设。樱源有限公司、红地种业、广济药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江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积极策划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和中国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食品专家面对面座谈交流6次,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人才问题开展精准对接,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建设,聚焦打响“兖州良种”品牌,与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鲁原502”小麦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项目—微山麻鸭优质高产配套系选育项目落户兖州。樱源积极参加2025年济宁市职教活动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促进人才精准对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进而稳定和创造更多涉农就业岗位。
三、下一步落实举措
针对您们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依托省级人才政策,支持种业、肥业、农机、食品加工等重点单位引进培育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借助省、市农业科学院及高校资源,引入先进技术、信息、管理和营销经验,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技术对接和市场拓展服务,助推产业链融合与升级。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引领。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及配套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应用成效,带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化种业与农机农艺融合,依据“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化小麦种业基地,推动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械和智能装备,提升种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支持龙头企业以参股、合资、并购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强化资本合作,推动由“松散合作”向“利益共同体”转变。
四是强化产业联合体作用。依托已成立的种业、肉鸭、粮油等产业联合体,推动成员单位在技术标准、市场开拓、品牌共建等方面协同协作,避免同质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
五是落实农业农村领域各项惠农政策。以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核心着力点,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支持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繁育推广、乡村产业发展,农机农艺农资全产业链推广应用等重点方向。
四、结语
感谢您们对兖州区乡村振兴和产业链融合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坚持以产业链融合为路径,以龙头企业为引擎,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建议,共同助力兖州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